摘要:本文以2023年中国新闻业的重大事件为观察对象,重点回顾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巴以冲突等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从报道表现、业态变迁、专业反思三个维度出发,归纳总结本年度中国新闻业的主要特征:专业媒体通过重大事件主题报道体现专业权威,还原多维现场呈现专业报道,持续打造矩阵化传播格局;自媒体、机构媒体持续开展多元内容生产实践;专业媒体影响力面临影响力减弱的风险,流量化和戏谑化内容广泛传播,大模型带来虚假新闻可能,这些问题促生了新的隐忧和焦虑。基于上述分析,面向未来的数字新闻业实践和发展,应当持续深化专业价值和专业思维,全面提升专业行动能力与专业实践效果。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全国两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这一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是“媒体融合”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的第十年。这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为数字社会的新闻生产提供了重大议题。
在平台社会变革与数字新闻业发展的过程中,新传播革命颠覆了原有的信息秩序,新兴技术重塑传统新闻业态,多元行动者网络成为数字新闻业的实践主体。如何在复杂的事件和情境中核查事实、接近真相?如何在网络舆论分化的社会中重建和扩大共识?如何在技术迭代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专业原则和底线?这些问题,给当下的新闻专业和新闻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年,在专业媒体开展的数字新闻实践以及机构媒体、自媒体进行的创新探索中,呈现出众多专业现象和专业议题,由此引发对专业本身的思考。本文以2023年中国新闻业重大事件、典型案例和相关行业数据为基础,梳理新闻业发展变化的年度特点,并立足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平台社会语境和数字新闻业发展,对2023年中国新闻业的实践特点进行分析,串联起报道表现、业态变迁、专业反思,在数字新闻生产实践中重思专业。
专业性是主流专业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实践、规范和价值基石。本年度的数字新闻生产实践中,专业媒体和从业者凭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规范,基于重大主题报道体现专业权威,通过还原多维现场提升报道的专业性,参与问题调查促进社会治理,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实践。
今年是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的第十年。其中,锻造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凝聚社会共识,加强在互联网空间的传播能力建设,成为主流媒体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专业权威呈现专业报道的有效路径。针对2023年全国两会、进博会等年度重大事件以及亚运会、大运会等国际性高规格体育赛事,主流媒体着眼于报道视角、内容呈现、技术应用、渠道分发等多个维度,推出形式丰富的全媒体报道。
在2023年全国两会的报道实践中,中央级主流媒体以不同形式和角度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全面聚焦两会实况。《人民日报》在客户端和多个平台账号推出专题作品,实现全媒、全景、全方位报道。微博@人民日报推出长图《一图速览政府工作报告》、图解《“数读”政府工作报告,这些KPI与你有关》、海报《5%左右》、手绘《一目了然!手绘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事》等作品,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要素进行提炼,以视觉化、形象化、通俗化的图文形式进行呈现。人民网、人民视频推出“小经跑两会”系列短视频,累计传播量超3亿次。短视频《为了人民》在微信视频号播放量超1000万次,在抖音等平台播放量近8000万次、点赞276.7万。“两会观察”“两会夜话”等对话类栏目,邀请代表委员与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面对面互动交流,辅以深度访谈和记者观察手记,解读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总播放量超4500万次。
新华社注重发挥主阵地的影响力,客户端、官网成为发布权威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新华社客户端,用户能从《一图速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新华社权威快报 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新华社记者带你听两会|成绩单里听发展》等权威发布中获取重要信息。互动作品《的这些两会关切,有了哪些新变化?》以五组海报、十张卫星图带来较强视觉效果,缩减文件式、通稿式的行文,“家常话”的表达方式增强了用户的贴近感。用户点击海报,即可看到多个地区前后变化的震撼对比,直观感受到民生福祉的巨大变化。作品发布后,当日全网阅读量近1.1亿。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一些地方媒体的主题报道和特别策划守正创新,取得较好传播效果。川观新闻和多家媒体联合推出“四极一起拼”联动海报,号召移动端用户打开春日里的中国拼图,相关微博线万。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原创新媒体产品《飙·湖南》,采用“数字+时间+图景”的创新表达形式,使用户沉浸式体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湖南效率和湖南成果,全网阅读量超1200万次。《海南日报》客户端在妇女节当天发布乡村振兴主题短视频《黎花开》,以海南曾经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作为故事背景,讲述返乡女大学生、村妇女主任等具有代表性的女性故事。作品发布后获《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学习强国等转发推荐,全网浏览量近1000万。
2023年在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是中国第三次举办亚洲最高规格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约4500人的工作团队,利用全媒体多平台传播优势,实现多个“首次”:首次完成亚运会主转播机构服务,首次在开闭幕式中应用AR虚拟技术,首次以4K/8K标准向全球提供国际公用信号和相关媒体服务。亚运期间,总台新媒体端阅读播放总量达72.7亿次,境内累计触达人次达414.23亿次。围绕亚运会历史与城市文化、开幕式精彩瞬间与幕后故事、夺金时刻、运动员备赛经历等主题,总台创作一系列小切口捕捉、大情怀升华、创意性表达的短视频,成为社交网络话题中心。多个千万级播放量、数万点赞量的作品表明,“无视频不传播、无平台不触达、无情感不共鸣”的网络传播特点充分体现。
在数字新闻业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媒体注重通过报道的专业性来维系职业权威。主流媒体关于重大事件的主题报道,保持精品策划意识bwin必赢体育app下载,、探索融合报道形态,注重叙事创新、移动分发和海量触达,通过主题报道的全媒体传播实践中凸显专业权威、履行宣传主责。
抵达新闻现场,客观、真实报道有价值的新闻,始终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使命和功底。新闻事件的现场,既包括第一现场,即事件发生的真实物理空间,又包括第二现场,例如历史背景、行业生态、人际网络、发展脉络、社会治理面向等。面对2023年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和国际事件,专业媒体把握复杂现象、解读背景知识、参与热点讨论,实现多维现场的触达和呈现,努力在事件报道中做到“见树又见林”。
这一年,缅甸不法团伙对中国公民实施的电信诈骗事件,在各大平台引发网民持续关注。河南广电都市频道4名记者兵分三路,以“赴缅务工人员”和“招工中介”的双重身份奔赴多个地点进行卧底调查。记者们周旋于陷入高薪骗局的招聘者以及靠引诱他人获利的中介之间,较为完整地记录下诈骗团伙聘请务工人员之后,将人哄骗到窝点、进行洗脑以及实施电信诈骗的全过程。6月28日,河南都市频道推出调查节目《边境“蛇”影》,串联起大量真实事例,全方面、多角度揭露了缅甸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实施犯罪的过程。节目播出后的12小时,全网浏览量超4亿,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榜。7月4日,记者来到国内十多个省区市,开启“被困缅北,亲人盼归”系列融媒体直播。在媒体和警方的努力下,6名被困缅甸人员先后获得解救。媒体对多个真实场景和事件现场的还原和报道,实现传播效果与社会效应的共振。
2023年夏季,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遭遇140年来最大降雨,洪水、内涝等灾害接踵而至。《新京报》记者走访人员财产损失严重的房山区大石河附近的多个村庄;中新社记者来到琉璃河收费站记录救援实况;《中国环境报》记者走进大安山乡,关注灾后现场,报道灾后救援;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也在冬季寒潮来临之际安排记者重返受灾地区,关注基层重建进展和受灾居民过冬保障。多家媒体对灾害发生、抢险救援、人员安置、灾后重建等不同阶段的深度关注,全面、完整呈现多元现场的线岁女子在西藏遭遇车祸,阿里地区公务人员集体献血”的言论引发网民持续关注。由上海报业集团上观新闻、澎湃新闻7位记者共同组成的联合采访报道组通过多日蹲点调查,采访当事人及其丈夫和父母、参与抢救工作的上海医生、所在居委会等各个方面,厘清事件发生的前后经过,联合发布报道《五问阿里献血事件真相,还原上海女子车祸救治全过程》。针对争议事件,媒体尽量还原真实过程、承担核实辟谣功能,值得肯定。但报道发布后由于部分信源匿名、少数疑点尚未澄清,仍存在一些争议。此案例给新闻界带来启示,重大舆论焦点事件的调查报道并非易事,需要更加深入、独立、客观的调查。
巴以冲突爆发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时间调集10余组报道力量深入激战地区现场,15名记者、12名报道员进入周边地区开展报道,从加沙地区、黎以边境、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地进行直播和报道,以不同地区为突破口相互协调策应,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分析,多时空、多维度呈现巴以冲突。记者在现场拿起话筒、穿起防弹衣、带上设备,亲身经历并报道火箭弹袭击、避难所逃生、机场遇袭、抢购物资等实况。也有记者获准进入距离加沙地带不到5公里的边界军事管控区进行观察,带来一手资讯。截至北京时间10月11日10时,总台编发的42条新闻素材、121篇多语种稿件,被美国福克斯广播公司(FOX)、英国广播公司(BBC)、法国24台、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德国电视一台、加拿大广播公司、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在内的97个国家和地区的1518个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采用播出1.7万次,播出总时长超过61小时。
2023年3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早在20世纪40年代,全党在革命根据地大兴调查之风,《解放日报》等机关报就曾刊发大量实地调查文章,助推调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实。现代传播体系与新兴媒体技术发展至今,媒体已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多元主体之一,在加强和创新协同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上海市委网信办与澎湃新闻联合打造的“上海大调研”公众号改版,通过联结全网热点、汇聚多方声音、呈现调研成果,推动社会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调研聚焦社区食堂运营、施工扰民、城中村改造、道路扬尘、无障碍设施建设等众多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丰富的现场采访和后续追踪报道,相关作品和记者手记也在澎湃新闻时事栏目同期发布。以基层问题为导向,《北京日报》的《多家中小企业进驻创意园区仅三个月突然接到疏解通知“腾退令”下,企业权益谁来保障》,《新京报》的《夺命“洗罐”:危化车司机死亡背后的槽罐清洗乱象》《校外舞蹈培训调查:“下腰瘫”何以屡屡伤童?》《环境监测机构造假调查:自来水替代废水水样,监测仪留后门改数据》等报道,持续聚焦地方治理难点和困境,积极促进社会沟通和问题解决。
从核查事实和接近真相的角度看,新闻报道与调查研究具有天然联系。新闻报道对事实的记录、对场景的再现、对问题的捕捉、对现象的解读,促进了调查研究的发展,丰富了调查研究的实践面向。数字新闻实践的场景、资料和条件,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经验积累、方法训练与案例数据收集。为呼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专业媒体对民生、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专题报道以专业实践助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调研,通过平台化、矩阵化的传播渠道促进全社会对各类问题的发现、关注和应对。新闻生产与社会调研的结合,使媒体更加深度参与社会治理,以媒介化治理促进各方参与和公共对话。
当前,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等共同构成中国的新新闻生态系统,形成多种类型媒体共同参与、多元新闻实践形态并存的新生态格局:专业媒体指职业化的新闻媒体,由传统党媒、市场化媒体及其新媒体延伸产品构成;机构媒体指党委、政府部门或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创办的新媒体,主要服务于特定机构和行业;自媒体的缘起内涵是草根发声和公民新闻,实践中扩张为体制外由个体或团体运营的数字化媒体;平台媒体则主要是具有内容属性的社交型与聚合型互联网平台。行业壁垒被打破、边界逐渐模糊,呈现出开放、互动、去中心化的特征。传播渠道的变革、内容生产的丰富、新兴技术的应用,持续影响数字新闻业的变迁。
当前,移动端已成为各类媒体进行内容分发和传播的主战场,应当充分考察互联网传播规律、提升数字新闻生产的思维方式和业务能力。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专业媒体的传播形态正从原有的单一传播向全媒体时代的复合传播转变,不仅积极建设和打造自有网站、bwin必威体育官方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还入驻微博、B站、抖音等社交平台以及腾讯、网易、今日头条等内容聚合平台,形成多渠道、多形态、多栏目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专业媒体持续提升矩阵化传播效能,在内容生成、渠道拓展、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进展。截至2023年6月,8家央媒和38家省级以上广电媒体在抖音平台发布作品近百万篇,累计互动量达103.5亿次,其中产生1.4万条过10万赞作品;在快手平台,主流媒体共发布超50万条短视频作品,累计互动量36.4亿次,10万赞以上的爆款作品达5600余条。河南广电打造“机构—频道—节目”多级账号矩阵,大象新闻抖音号上半年累计互动量达5.8亿次,位列省级广电抖音号互动量首位。山东广电以头部账号带动矩阵账号的方式,与136个县市区融媒中心实现数据互通、版权分发,打通内容、用户、数据,共同生产优质作品。
推进媒体融合、持续打造矩阵化传播模式,需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持续发力。如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已构建起由大武汉客户端、九派新闻、武汉发布、长江网等组成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集团新媒体用户达1.25亿人次,3年增长约3倍。截至2023年7月,九派新闻在移动端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快手号、喜马拉雅号等,在PC端对接近30个互联网平台的账号体系,实现主要内容多渠道差异化分发。
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矩阵化传播格局,既要主动向上融合,也要自发向下扩容,加强内容创新、渠道创新、机制创新。部分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的矩阵化传播实践,显著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并在互联网空间传播中形成媒体融合的示范效应。
除专业媒体外,自媒体、机构媒体、平台媒体等共同成为网络舆论场的发声主体和渠道,重构了传统的内容制作模式、信息传播过程与互联网生态格局。过去一年,在平台社会开放的生态环境中,平台媒体、自媒体等成为随机、多元、品质内容的原创生产者和传播者。搜狐极昼工作室等互联网平台原创栏目发布的内容,持续关注社会问题和网络热点,《五万人陪他坐公交车》《一个万人小区决定推倒重建》《为姐追凶十五年》等报道关注不平凡的命运和故事,增进公众对复杂社会现实的认知、理解和洞察。
平台媒体和自媒体开展的非虚构写作实践,以情感、价值和观念共鸣创造更大的公共连接可能。腾讯谷雨实验室的《故事讲完了,女工和她消失的时代》、网易“人间”的《交房一年多,他们还住在半烂尾工地》、公众号“正面连接”的《我和我的保洁员母亲》《中国式摇滚席卷石家庄》等作品,在社交平台产生较大反响。河北涿州暴雨发生后,当地多个图书库房被淹,数百万册图书浸泡在洪水中,视觉志的《呼救的涿州,背后的故事曝光了》、孤独图书馆的《洪水退去后的涿州》等报道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网民关注,迅速设置议程。
一部分机构媒体也承担起信息发布、政务服务、公共沟通等功能,成为具有舆论动员力、传播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的网络行动者。“淄博发布”“深圳天气”“警民携手同行”“科普中国”等政务类新媒体和垂类机构媒体账号的影响力持续走高。由浙江省委宣传部创办和运营的公众号“浙江宣传”,发布《电视“套娃”收费套不住人心》《是谁“偷”走了课间十分钟》《预制菜,是风口还是“猛兽”》《助学金不是“助玩金”》《AI客服何时才能“听懂人话”》等时评文章,均获得10万+的浏览量,将“全党办报”的历史传统在新媒体语境下延伸扩展至“全党办媒”。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和网络舆论焦点,自媒体和机构媒体开展网络内容生产,形成网络舆论监督的多元实践,在事件聚焦、问题应对、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23年,ChatGPT、文心一言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放应用,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基于大数据、大语言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强大的算力和复杂的算法设计,能够根据用户提示生成各种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成为区别于用户生产内容(UGC)、专业生产内容(PGC)的一种新型内容交互形态。
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不同,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自动化、大批量、高效率等特点。当其作为关键要素引入内容产业模式之中,最先改变的是生产力的层面,使人类的获知与求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形成一种知识新媒介,从而进一步降低内容生产成本,有效促进人机主体的协同。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技术,自动生成新闻稿件,对新闻稿件进行自动分类、筛选和编辑,识别和分析用户的兴趣和行为,并对用户的反馈和评论进行分析和归纳。这些应用实践大大提升了新闻生产、bwin必威体育官方网站,编辑和分发效率,形成更智能化的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并促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反馈。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变革新闻工作机制,驱动新闻的多模态转换,形成一种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为媒体和用户提供更高效的信息收集、加工、整合支持,深刻影响已有的新闻业务流程。
在新闻生产的不同环节,部分专业媒体将大模型引入其中,探索“AIGC+新闻”的新尝试。这些应用实践,重塑了数字新闻行动主体、表达方式与用户感知,也为数字新闻叙事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创新探索。2023年3月,新华社“新青年”栏目与百度合作出品的国风短视频《驶向春天》正式上线,其中的画面元素由文心一格大模型生成。在成都大运会报道中,新华社发布作品《AIGC:珍稀“宝贝”为成都大运会加油助威》,团队基于AI绘图和文本生成平台,使用大模型技术生成一系列精美海报图案和文案,并以人工智能配音为基础,为每张海报赋予背景配音,形成可多维度观赏和解读的融媒体产品。
除直接生产作品之外,也有一些媒体开始在新闻生产中运用大模型。《中国日报》从对外传播的需求和优势出发,在全报社范围内推广和鼓励采编人员尝试使用ChatGPT等大模型,在编前会和专题研讨会发布使用指南、组织内部培训,号召各部门积极把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提高内容生产效率。采编团队以一种“双重内嵌式”的形态将大模型整合进自身业务流程中,调试摸索出一套新的新闻工作常规。部分财经媒体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现对上千家上市公司的动态监测,提升采编人员的判断能力和编辑效率。《每日经济新闻》自主研发的“雨燕智宣”大模型支持财经新闻短视频的辅助制作和发布,全客户日生产视频总量超2000条,能面向20余个细分场景进行商业价值变现和转化。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升级内容生产业态,持续赋能专业新闻生产与分发。回顾这一年专业媒体对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可以发现,人工智能正从理解和处理内容走向智能、高效生成内容。在大模型的助力下,用户参与社会化内容生产的方式和渠道更趋快捷和多元,全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更具智能化、视觉化、场景化特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力资源,支持专业媒体和新闻从业者打造融合型、创新型新闻作品。
数字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给新闻业带来风险与挑战,中心和边缘的位移、行业和社会的互动、技术和价值的流变,引发对专业的隐忧和焦虑。比如:一些专业媒体的公众号出现“标题党”现象,部分新闻客户端过度追求热点而缺乏对核心事实的把关,大量媒体账号发布的短视频存在“黄色新闻化”的态势。处于平台逻辑和专业媒体的博弈和交织中,一些新闻专业规范和伦理失守的问题逐渐显现。为此,有必要在数字新闻业和平台社会的语境下对专业进行审视,进一步反思专业实践和专业变迁中的各类现象、问题和困境。
在移动化、视觉化、碎片化传播时代,原创深度报道更加稀缺、情感先于事实的“后真相”现象更趋明显。在数字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进程中,“生活中有媒介”逐渐演化为“生活在媒介中”,“媒介即生活”的场景也在加速。在此情境下,专业媒体的权威性面临新挑战,存在传播力式微和影响力减弱的风险。对专业权威的再思考、再认识,是当下进行专业反思的首要议题。
回顾过去一年的各类新闻报道、社会现象、突发事件、热点话题、网络舆论可以发现,在以多元行动者网络为实践主体的数字新闻业中,行业边界持续延展、信息中心随时转移、内容权威不断变化,专业媒体未必总是处于整个媒介生态的中心位置。数字新闻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并具有高成长性。为此,必须对新闻业态的结构性变迁、传播权力的整体性位移、互联网革命的持续性影响进行深刻反思和有效应对。在新兴技术迭代发展、互联网生态不断变化、非专业主体广泛且深度参与内容生产的新阶段,专业媒体应当以更具前瞻性和大格局的视野站位、更具专业性和独特性的内容生产,持续做到守正创新,在新新闻生态系统中把握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当前,中国互联网空间正在经历深刻的底层化过程,底层价值取向成为网络关键立场,底层群体成为网络关键意见群体。短视频等新媒介技术形态进一步降低网络传播门槛,使底层群体成为网络流行文化和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这也重塑了中国互联网的平台生态、价值取向与市场发展趋势。平台逻辑、流量逻辑持续影响专业逻辑,更具流量化导向、商业化目的、市场化需求的内容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面对杭州亚运会的报道实践,各类媒体充分应用新媒介技术开展的全媒体报道实践固然值得肯定。然而,颜值bwin必赢体育app下载,、搞笑、有趣,成为亚运会报道特别是视频报道吸引用户关注的“卖点”,也是众多媒体和平台竞相争夺流量和曝光度、提高用户黏性的主要方式。以“全红婵炸鱼式热身”“吴艳妮霸气入场”“快看艺术体操王子,走路自带气场”“卡塔尔帅气选手出没,投球失误击中裁判”等为标题的短视频在各大平台走红,点击率和讨论热度甚至超过参赛选手获奖、开闭幕式等关键议题。短视频时代,一些新型黄色新闻充斥互联网空间,浓重的流量化色彩使体育赛事报道的专业化程度大幅降低,媒体和新闻工作的专业性显著消解。
在部分社会新闻和国际新闻报道中,“标题党”现象时有发生。2023年9月,一则“张艺谋老师逝世”的消息标题产生歧义,相关内容以“张艺谋老师”代替“张艺谋的老师”博取社会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大量“震惊体”“悬念体”在互联网空间出现,一度登上多个平台的热搜榜,具有历史纵深感和国际政治分析视角的专业新闻报道被“短、快、俗”的内容埋没。
身处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门槛降低的传播环境,各级各类媒体的内容生产更易受到流量的诱惑、平台的制约、多元价值观念的带入,更需要在日趋浮躁和不确定性的场域中保持对专业价值、专业原则、专业标准的坚守。
当前,大数据已成为数字新闻生产的基础资源和关键要素,是能够自我再生产的“行动者”和“新新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的应用bwin必赢体育app下载,,能实现对人类行为的学习和分析,包括对新闻文本语言、新闻制作流程、新闻发布形式的模仿和生成。这可能使虚假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日趋自动化、日常化,未经识别的内容在互联网空间迅速受到关注,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2023年2月,杭州某小区业主群在讨论ChatGPT时,一名业主用ChatGPT创作了一篇关于“杭州于3月1日取消限行”的“新闻稿”并发布在群内。一些业主截图转发后,相关内容在互联网空间被迅速传播,在社会面上产生误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使虚假新闻的识别和处置困境进一步加剧,用户对于真实信息的搜寻难度和成本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生成式人工智能提高了机器与人的语言交流能力,万物互联、人机共生的媒介化生存形态正在到来。可以预见的是,此类智能媒介将在未来持续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面对高仿真、高效率、超拟人的内容生产成果,媒体、平台和全社会将面临新的伦理挑战和规制困境。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于8月15日起施行,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未来,应当进一步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实践中的发展和安全。在信息核查实践、打击谣言和虚假新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人工智能的公共性特征,应当努力为专业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支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减少算法偏见与歧视,维护数据安全。
如何在数字新闻业和平台社会中持续确立和提升新闻的专业性,是新闻业年度观察的核心问题。通过对2023年中国新闻业的回顾与分析,我们认为,数字新闻生产实践正面临专业弱化的风险挑战。为此,有必要在当下重思新闻专业意涵、重申新闻专业价值。
其一,在复杂数字新闻场域中保持对专业实践和失守的敏锐观察。作为专业的新闻,从来不是处于真空场域中的专业,而是在一个复杂实践系统中的专业。与稳定和固态的传统新闻业相比,流动和液态的数字新闻业不但有大量多元行动者的参与,还使新闻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生极大变革。新的能动者出现,为数字新闻业带来新的实践逻辑与实践规范。专业媒体的数字新闻传播实践,应当放置于公共传播体系、网络舆论体系、平台生态体系的全局之中加以看待,在政治、市场和技术的多维语境中进行思考,重新确立自身在整个数字新闻场域中的定位和互动形态,从而更好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其二,为专业媒体和多元行动者创造更加宽松、触达真相的空间。媒体基于特定议题、事件和现象的深度阐释,针对各类问题、困境和矛盾的舆论监督,面向广大群众的联系、沟通和互动,往往能增进人们对复杂社会的认知。在做好意识形态要求的基本原则下,尽可能为媒体创造适当的氛围和条件,允许媒体做好监督类、调研类报道,从而强化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和力度。如果媒体既无力参与公众的讨论,又没有勇气唤起公众参与媒体议程的讨论,媒体就将与数字新闻业的行动者网络相隔离。不失真、不失语、不失品、不失位,应当成为在多元主体众声喧哗、多种价值观念相互博弈的复杂情形下亟待践行的专业准则。
其三,在技术采纳和应用创新的过程中保持数字人文的时刻省思。在技术导向的流量逻辑背后,是各类媒体对市场的追求。数字传播技术迭代及应用,带来新闻生产和传播的真与假、对与错、宽与窄、好与坏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和挑战。面对新技术深度参与的数字新闻生产,应当重新思考平台社会复杂场域中多元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数字新闻业应当跳出以单一新闻工作为核心的窠臼,需要重构新闻价值准则、完善新闻生态治理体系,理解平台社会的用户转向、价值转向和范式转向。数字新闻实践要充分考虑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持续倡导科技向善,以专业的新闻生产、真实的新闻内容、积极的新闻价值树立专业权威,将专业作为在复杂生态中的实践过程和实践追求。面对数字新闻业的危机,若要找回人的存在意义,不能脱离时代和本土语境。放眼世界,新技术带来的专业变革是全球共同遇到的挑战。对此,需要思考专业实践在中西方的普遍性,也要找到中国问题的独特性,在特定情境中创新应用技术、守护人文精神。
其四,鼓励媒体创作解困式新闻提升内容的建设性与创新性。处在社会快速转型的阶段,解困式新闻作为一种积极正向的报道范式,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相比于以问题揭示和情况告知为导向的新闻,解困式新闻更强调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推动作用。此类报道通常从用户需求出发,保持对重要性的把握,关注和解答各类困难,对具体问题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方案。这要求媒体不仅做到记录问题,也要努力影响和推动问题的解决,通过专业报道向用户提供可行的方向和建议。
坚守专业性,是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底层逻辑和专业媒体的价值基石。对专业的隐忧和反思,既带来了焦虑和压力,也意味着责任和动力。面对各种挑战,坚守和保持专业韧劲尤显可贵。越是浮躁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社会越期待媒体的价值和担当。反思专业权威、强化专业生产、推动专业创新,要将专业价值和专业思维持续融入专业实践,以专业性、主动性、创新性引领数字新闻业的转型发展。
注:原文标题《数字新闻实践中的专业变革、失守与重思——2023年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首发于《新闻界》2024年第1期:1-10页。